En 400-6655-581
5
返回列表
> 資源中心 > 數據安全 | 等保2.0時代什么樣的日志審計產品才能滿足合規(guī)要求?

數據安全 | 等保2.0時代什么樣的日志審計產品才能滿足合規(guī)要求?

2020-06-17瀏覽次數:2434


什么是等級保護


2019年5月13日下午,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.0(簡稱等保2.0)正式發(fā)布。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為信息系統(tǒng)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(lián)、物聯(lián)網、工業(yè)控制系統(tǒng)等定級對象的網絡安全建設和管理提供系統(tǒng)性、針對性、可行性的指導和服務,幫助用戶提高定級對象的安全防護能力。等保2.0在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,也就是說現(xiàn)在我們的企業(yè)、金融機構、政府單位,都需要按照等保2.0的要求來對信息系統(tǒng)進行安全保護。




等保2.0中的安全日志審計


等保2.0從1到5共分為5級,最常見的第三級的框架,在等保2.0框架里面安全技術和運維的部分對于安全審計、集中審計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。




具體來看等保2.0里面對安全日志審計有些什么樣的要求呢?這里摘錄了一些部分:


8.1.4.3 安全審計

1. 應啟用安全審計功能,審計覆蓋到每個用戶,對重要的用戶行為和重要安全事件進行審計;

2. 審計記錄應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時間、用戶、事件類型、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與審計相關的信息;

3. 應對審計記錄進行保護,定期備份,避免受到未預期的刪除、修改或覆蓋

4. 應對審計進程進行保護,防止未經授權的中斷。


8.1.5.2 審計管理

應通過審計管理員對對審計記錄進行分析,并根據分析結果進行處理,包括根據安全審計策略對審計記錄進行存儲、管理和查詢等。


8.1.5.4 集中管控

應對分散在各個設備上的審計數據進行收集匯總和集中分析,并保證審計記錄的留存時間符合法律法規(guī)要求。


除了等保以外,在網絡安全法里面也對日志的留存、安全審計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:


“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。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,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,保障網絡免受干擾、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,防止網絡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、篡改:

(一)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(guī)程,確定網絡安全負責人,落實網絡安全保護責任;

(二)采取防范計算機病毒和網絡攻擊、網絡侵入等危害網絡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;

(三)采取監(jiān)測、記錄網絡運行狀態(tài)、網絡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,并按照規(guī)定留存相關的網絡日志不少于六個月;

(四)采取數據分類、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;

(五)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規(guī)定的其他義務”



什么是安全審計



審計過程是收集、整理和分析審計證據的過程,日志是最重要的審計證據。

審計的內容包括各種操作日志、流量日志、會話日志、原始報文等,核心難點和關鍵技術是大數據的匯聚、存儲、索引和分析技術。

所以,安全審計就是收集和記錄信息系統(tǒng)的各種日志、事件和流量信息,對這些信息進行比較分析,檢查用戶或系統(tǒng)是否按照要求正常運行的工作過程。




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日志審計平臺


針對日志的數據量大,結構多樣,價值密度低的特點,以及審計所要求的長期留存,不丟失,不被篡改的要求。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構建日志審計和管理平臺是目前最優(yōu)的,也是最主流的選擇。


大數據平臺有這樣一些優(yōu)點:




1、 日志的形態(tài)有可能是文本,有可能是數據庫,也有可能是通過接口提供的一個數據流,大數據平臺能夠對接各種結構化/非結構化的數據,滿足各類日志匯聚的要求;


2、 現(xiàn)在典型的用戶IT環(huán)境中每天增加的日志量就在幾百GB以上甚至達到TB的級別,這個數據量累積下來就會達到很大的量,而大數據平臺的擴展性能夠提供PB甚至EB級的存儲,以滿足海量日志存儲的要求;


3、 在安全審計里面要求數據長期留存,不丟失,不被篡改。而大數據平臺內建有數據多副本保存機制,能夠忍受硬盤的損壞甚至服務器節(jié)點的損壞而不丟失數據,這也是他非常適合作為日志審計平臺的一個特性;


4、 保存下來的日志還要能夠很方便地進行查詢,在大數據平臺中提供了文本搜索引擎,能夠對日志進行索引,便于快速查詢和檢索


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日志審計平臺還可以和企業(yè)身份管理系統(tǒng)進行結合。在安全審計中一個重要的挑戰(zhàn)的就是數字身份怎樣能夠追溯到自然人,通過日志審計和身份管理系統(tǒng)的結合,我們不但可以審計系統(tǒng)中每個ID的操作行為,而且可以知道這個ID所對應的自然人是誰,從而完成安全審計的閉環(huán)。




日志分析平臺的應用場景


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日志審計平臺是滿足等保和其他法規(guī)要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基礎架構。當然,實現(xiàn)安全審計和法規(guī)遵從,只是日志分析的一個應用場景。除此之外,日志分析在安全和運維等方面還可以有很多發(fā)揮作用的地方。


日志安全審計能夠結合統(tǒng)一身份管理,實現(xiàn)自然人身份的追溯,不僅如此,日志審計也可以幫助身份管理系統(tǒng)不只掌握用戶登錄到認證系統(tǒng)的情況,也能夠知道用戶登錄了之后又訪問了哪些業(yè)務系統(tǒng),在業(yè)務系統(tǒng)里面做了什么樣的操作,兩者的結合就是用戶行為分析UEBA。



UEBA,全稱是用戶和實體行為分析。UEBA結合了來自服務器、網絡設備、VPN等的訪問日志,來自身份管理系統(tǒng)的登錄信息,授權信息,登錄操作的時間、地點、頻率等各種維度,并且結合對于用戶行為的建模分析,構建用戶的訪問模式的基線baseline,從而能夠識別出異常的訪問并且對異常訪問的行為進行告警,幫助企業(yè)更好地識別和規(guī)避來自內部的威脅和風險。


下面兩個用戶行為分析的例子:


1、異常訪問檢測

異常訪問包括異常內容、異常時間、異常頻率、異常地點等各種異常情況。

異常訪問檢測的場景可以用于離職審計,例如有員工提出離職,我們可以回溯他過去一個月或者三個月的訪問行為,從中發(fā)現(xiàn)異常的情況,例如訪問與他平時工作無關的資料,非工作時間的訪問,大量的下載資料等等,以避免員工離職造成的信息泄露風險。


2、關于賬號的風險檢測

報告賬號的泄露,賬號的非法的共享等,如圖所示,用戶B使用了用戶A的賬號訪問他本身沒有權限訪問的數據,提示可能是用戶B盜取了用戶A的賬戶信息,也可能是用戶A違規(guī)將賬戶分享給用戶B,無論哪種情況都是重要的安全風險。



其他的用戶行為分析的場景還包括:

◆ 同一賬號在不同地理位置登錄

◆ 已刪除或者掛起賬號的嘗試訪問

等等。


除此之外,日志分析平臺還可以應用于更多的場景,包括安全方面、運維方面等,發(fā)揮其獨特的價值。例如:

◆ 對于安全事件的集中管理分析

◆ 幫助運維人員快速進行故障診斷

◆ 通過應用交易日志的分析實現(xiàn)對于應用性能的監(jiān)測。

等等。



關于日志分析平臺的更多的應用場景,將在后續(xù)的分享中展開做詳細的分析。